该模型比百度上一代DeepPeak2模型提升相对15%的性能。开源语音识别Kaldi是业界语音识别框架的基石。Kaldi的作者DanielPovey一直推崇的是Chain模型。该模型是一种类似于CTC的技术,建模单元相比于传统的状态要更粗颗粒一些,只有两个状态,一个状态是CDPhone,另一个是CDPhone的空白,训练方法采用的是Lattice-FreeMMI训练。该模型结构可以采用低帧率的方式进行解码,解码帧率为传统神经网络声学模型的三分之一,而准确率相比于传统模型有提升。远场语音识别技术主要解决真实场景下舒适距离内人机任务对话和服务的问题,是2015年以后开始兴起的技术。由于远场语音识别解决了复杂环境下的识别问题,在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会议、智能安防等实际场景中获得了应用。目前国内远场语音识别的技术框架以前端信号处理和后端语音识别为主,前端利用麦克风阵列做去混响、波束形成等信号处理,以让语音更清晰,然后送入后端的语音识别引擎进行识别。语音识别另外两个技术部分:语言模型和解码器,目前来看并没有太大的技术变化。语言模型主流还是基于传统的N-Gram方法,虽然目前也有神经网络的语言模型的研究,但在实用中主要还是更多用于后处理纠错。解码器的指标是速度。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口音、方言、噪声等场景下的语音识别也达到了可用状态。江西语音识别源码
我们可以用语音跟它们做些简单交流,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等等。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汽车语音控制当我们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必须时刻握好方向盘,但是难免有时候遇到急事需要拨打电话这些,这时候运用汽车上的语音拨号功能的免提电话通信方式便可简单实现。此外,对汽车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GPS)的操作,汽车空调、照明以及音响等设备的操作,同样也可以用语音的方式进行操作。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工业控制及医疗领域在工业及医疗领域上,运用智能语音交互,能够让我们解放双手,只需要对机器发出命令,就可以让其操作完成需要的任务。提升了工作的效率。语音识别技术在个人助理、智能家居等很多领域都有运用到,随着语音识别技术在未来的不断发展,语音识别芯片的不敢提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便利和智能化。重庆云语音识别除了传统语音识别技术之外,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识别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
DBN),促使了深度神经网络(DNN)研究的复苏。2009年,Hinton将DNN应用于语音的声学建模,在TIMIT上获得了当时比较好的结果。2011年底,微软研究院的俞栋、邓力又把DNN技术应用在了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任务上,降低了语音识别错误率。从此语音识别进入DNN-HMM时代。DNN-HMM主要是用DNN模型代替原来的GMM模型,对每一个状态进行建模,DNN带来的好处是不再需要对语音数据分布进行假设,将相邻的语音帧拼接又包含了语音的时序结构信息,使得对于状态的分类概率有了明显提升,同时DNN还具有强大环境学习能力,可以提升对噪声和口音的鲁棒性。简单来说,DNN就是给出输入的一串特征所对应的状态概率。由于语音信号是连续的,不仅各个音素、音节以及词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各个发音单位还会受到上下文的影响。虽然拼帧可以增加上下文信息,但对于语音来说还是不够。而递归神经网络(RNN)的出现可以记住更多历史信息,更有利于对语音信号的上下文信息进行建模。由于简单的RNN存在梯度和梯度消散问题,难以训练,无法直接应用于语音信号建模上,因此学者进一步探索,开发出了很多适合语音建模的RNN结构,其中有名的就是LSTM。
美国**部下属的一个名为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DefenseAdvancedResearchProjectsAgency,DARPA)的行政机构,在20世纪70年代介入语音领域,开始资助一项旨在支持语言理解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的10年战略计划。在该计划推动下,诞生了一系列不错的研究成果,如卡耐基梅隆大学推出了Harpy系统,其能识别1000多个单词且有不错的识别率。第二阶段:统计模型(GMM-HMM)到了20世纪80年代,更多的研究人员开始从对孤立词识别系统的研究转向对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的研究,并且大量的连续语音识别算法应运而生,例如分层构造(LevelBuilding)算法等。同时,20世纪80年代的语音识别研究相较于20世纪70年代,另一个变化是基于统计模型的技术逐渐替代了基于模板匹配的技术。统计模型两项很重要的成果是声学模型和语言模型,语言模型以n元语言模型(n-gram),声学模型以HMM。HMM的理论基础在1970年前后由Baum等人建立,随后由卡耐基梅隆大学(CMU)的Baker和IBM的Jelinek等人应用到语音识别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Bell实验室的.Rabiner等人对HMM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出版了语音识别专著FundamentalsofSpeechRecognition,有力地推动了HMM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特别是远场语音识别已经随着智能音箱的兴起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应用为成功的技术之一。
发音和单词选择可能会因地理位置和口音等因素而不同。哦,别忘了语言也因年龄和性别而有所不同!考虑到这一点,为ASR系统提供的语音样本越多,它在识别和分类新语音输入方面越好。从各种各样的声音和环境中获取的样本越多,系统越能在这些环境中识别声音。通过专门的微调和维护,自动语音识别系统将在使用过程中得到改进。因此,从基本的角度来看,数据越多越好。的确,目前进行的研究和优化较小数据集相关,但目前大多数模型仍需要大量数据才能发挥良好的性能。幸运的是,得益于数据集存储库的数据收集服务,音频数据的收集变得越发简单。这反过来又增加了技术发展的速度,那么,接下来简单了解一下,未来自动语音识别能在哪些方面大展身手。ASR技术的未来ASR技术已融身于社会。虚拟助手、车载系统和家庭自动化都让日常生活更加便利,应用范围也可能扩大。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接纳这些服务,技术将进一步发展。除上述示例之外,自动语音识别在各种有趣的领域和行业中都发挥着作用:·通讯:随着全球手机的普及,ASR系统甚至可以为阅读和写作水平较低的社区提供信息、在线搜索和基于文本的服务。语音识别应用包括语音用户界面,例如语音拨号、呼叫路由、多用户设备控制、搜索、简单的数据输入等。重庆苹果语音识别
语音交互提供了更自然、更便利、更高效的沟通形式,语音必定将成为未来主要的人机互动接口之一。江西语音识别源码
主流的语音识别系统框架03语音识别发展历史罗马城不是***建成的,语音识别近些年的爆发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漫长的发展历程。从初的语音识别雏形,到高达90%以上准确率的现在,经过了大约100年的时间。在电子计算机被发明之前的20世纪20年dai,sheng产的一种叫作"RadioRex"的玩具狗被认为是世界上早的语音识别器。每当有人喊出"Rex"这个词时,这只狗就从底座上弹出来,以此回应人类的"呼唤"。但是实际上,它使用的技术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语音识别技术,而是使用了一个特殊的弹簧,每当该弹簧接收到频率为500Hz的声音时,它就会被自动释放,而500Hz恰好就是人们喊出"Rex"时的***个共振峰的频率。"RadioRex"玩具狗被视为语音识别的雏形。真正意义上的语音识别研究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先是美国的AT&TBell实验室的Davis等人成功开发出了世界上di一个孤立词语音识别系统——Audry系统,该系统能够识别10个英文数字的发音,正确率高达98%。1956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实验室使用模拟滤波器组提取出元音的频谱后,通过模板匹配。建立了针对特定说话人的包括10个单音节词的语音识别系统。1959年。江西语音识别源码